“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某中学三年级有一位叫王峰的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上游戏厅,甚至打架、敲竹杠,学习成绩更不用说了,门门功课挂红灯。不过,这个同学并不是一无是处,他百米赛跑速度惊人,在校运动会上,他连续两年获得百米赛冠军,为班级争得了荣誉。除此之外,他还特别喜欢画画,象棋也走得很棒。针对他的问题,班主任张老师曾多次教育过他,但仍不见好转,他还是经常旷课打游戏,向同学借钱,同学不借就打同学,以至于班里同学见到他都躲得远远的。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张老师对他失去了信心。
问题:请你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该教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班主任张老师的教育行为不完全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张老师没有看到学生是发展的人,王峰还处于发展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应该针对这些问题寻找解决的办法,帮助王峰成长为更好的人.而不是对学生失去信心。
其次,张老师应该看到学生是有差异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题中的王峰同学虽然有明显的缺点。但“并不是一无是处”,张老师应该发挥王峰的优势,从发掘他的闪光点入手,帮助他克服缺点。
第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对学生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张老师对王峰严格要求多次教育是对的。但是多次教育未见效果,“虽然偶尔也有进步,但没过两天又恢复原样”,说明张老师没有深入了解王峰各种坏习惯的根源何在,教育方式过于简单。
最后。学生也是责权的主体。张老师可以一方面对王峰进行品德和法制教育,另一方面了解王峰的内在需求,发挥他的积极因素。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