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2158题)


陈老师正在上地理课,却发现课代表王超这几天心不在焉,还不耐烦地把书翻得哗啦作响。这次陈老师忍不住了,便用提问法来“警告”他一下,没想到一连十几个问题都没有难住他,陈老师增加了难度,涉及他未学的内容和课外知识,可王超还是能流畅地答出来。怎么办?陈老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能否让他不随堂上课,用节约出的时间去查阅资料、研究问题,学习更多的知识呢?

学校非常支持陈老师的想法,对王超实行了单科免修。从此,每当上地理课时,学校图书馆里多了一位小读者在查阅地理资料、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如全球气候的变迁、环境污染等。陈老师呢,工作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更重了:给王超提供相关的课题,指导他查阅相关资料,解答他提出的各种问题,教他撰写小论文。

一个学期下来,王超的《植被保护与资源开发》一文获得全国中小学生小论文评比优胜奖。


联系材料,分析陈老师的做法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



知识点:模块六第四章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陈老师的做法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全班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又要注意个别差异,以便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特长。材料中的陈老师让“吃不饱”的学生王超单科免修,上地理课时他可以查阅地理资料,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正是关注到了王超的个性差异,对他进行了“特别对待”,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