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试题题库(2004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 

相传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膑的老师鬼谷子。在教学中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一天,鬼谷子给孙膑和庞涓每人一把斧头,让他俩上山砍柴,要求“木柴无烟,百担有余”,并限期10天内完成。庞涓未加思索,每天砍柴不止。孙膑则经过认真考虑后.选择一些榆木放到一个大肚子小门的窑洞里,烧成木炭,然后用一根柏树枝做成的扁担,将榆木烧成的木炭担回鬼谷洞。 

意为“百(柏)担有余(榆)”。10天后,鬼谷子先在洞中点燃庞涓的木柴,火势虽旺,但浓烟滚滚。接着鬼谷子又点燃孙膑的木炭,火旺且无烟,这恰恰是鬼谷子所期望的。 

每一个新时代的教育者都应从中受到启发。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观点明确, 

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800字。



知识点:第五章 教师基本能力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材料第一句话是文章的题眼“相传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膑的老师鬼谷子,在教学中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揭示了本文写作的主题——教师要学会创新。文章开头引用江泽民的经典名言,考生可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来记忆。接着,引出“正是因为创新,才有了中华民族古老的四大发明,才有了推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改革开放,而创新这一民族灵魂的延续和升华,是离不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过渡平和自然。文章的三个分论点主要以教师如何创新为根据,属于策论式的分论点,教学创新,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教师要加强自身实践、教师应巧妙设计课程,使用大量事实论据、理论论据,增强文章可信度。结尾又是采取一段名言,做出理论的升华,考生可拿来借鉴。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