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某小学三年级的小刚是个智力低下的男孩。他不知道要遵守上课纪律,想说就说,想走出来就走出来了。他也不会表达,只能听懂别人简短的问题,连生活中的常识也分不清。老师们对小刚的我行我素有点发愁,他不但脱离老师的视线,而且还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的正常活动。可班主任陈老师却没有放弃,而是非常耐心地与孩子交流。陈老师利用他母亲来校,主动了解小刚在家的情况,空闲的时候留心观察小刚的一举一动,一有机会,就和他聊天,跟他一起玩。渐渐地陈老师发现,要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他:你做得不对,应该怎样,他是不会听的,如果你轻轻地在他耳边说两句悄悄话,并用手摸摸他的头,握握他的手,他就会安稳下来。午餐时,陈老师告诉他要多吃蔬菜,不能一味地吃肉,这样身体才会长得更好。每天放学排队离校时,陈老师总是牵着小刚的小手一起走,直到把孩子交到家长手里。小刚的母亲说:“孩子在李老师班上,我们家长非常放心。”
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角度出发评析陈老师的行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作为教师要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陈老师对待学生小刚的态度体现了高尚的师德;
(2)陈老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认真辅导小刚;
(3)陈老师关爱学生,严慈相济,做小刚的良师益友;
(4)陈老师教书育人,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5)陈老师为人师表,高尚情操,团结协作,尊重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