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1570题)


请围绕“有用的工具”为大班幼儿设计主题活动,包含三个子活动。

要求:

(1)写出主题活动的总目标

(2)写出一个子活动的具体活动方案,包含活动的名称、目标、准备和主要环节。

(3)写出另外两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



知识点:第六章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大班主题活动《有用的工具》

【主题活动总目标】

1.能通过各种感官和途径认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工具,感受工具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能够主动动手操作工具、制作简单工具等多种方式,掌握常见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体验自己动手操作常见工具、制作简单工具等活动带来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活动一:大班科学活动《有用的工具》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感知日常生活中常见工具的特征,知道这些工具的具体作用。

2.能力目标:主动尝试用工具解决具体问题,并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操作结果。

3.情感目标:对自己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如订书机、勺子、镊子产生兴趣,愿意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散装的画纸、订书机、镊子和勺子若干、足够量的小米、足够量的棉花球。

2.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已经见过镊子、勺子等简单工具。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问题情境导入,引发兴趣。

教师创设小熊搬家的问题情境,请幼儿想办法选择合适的工具帮助小熊收拾东西,以此引出本次活动的线索——有用的工具,以激发幼儿参与本次探究活动的兴趣。

师:小熊的家里太乱了,东西散落一地,请大家帮帮它选择合适的方法把东西分一分,收一收。

(二)基本部分

1.感知工具特征,讨论猜想解决方法。

(1)教师出示散装的画纸,小米、订书机、镊子和勺子、小米粒和棉花球的混装盒,请幼儿观察。

师:小熊的家里有很多散乱的画纸、小米粒和棉花球也混在了一起,你们看一看该怎么办?

(2)教师出示订书机、镊子和勺子,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交流并猜想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帮助小熊收拾家里。

2.动手操作,掌握工具的具体用途。

(1)分发材料,幼儿动手尝试操作。

教师给幼儿分发实验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自己先尝试动手操作把散装的画纸、混合的小米粒和棉花球整理好,教师巡回指导。

(2)总结操作结果,教师演示并具体讲解工具的用途。

教师小结:订书机可以把散落的纸、画装订在一起;镊子可以夹比较软的物品,能够把棉花球夹住;勺子可以用来盛一些比较细小的物品,比如小米粒。

3、工具大舞台,巩固对工具的认识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交流,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于更多工具的认识,创设“工具大舞台”的活动环节,请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对于生活中其他工具的了解,扩大对有用工具的认识。

(三)活动结束

总结结束

教师对本次科学探索活动中幼儿的具体探索表现进行总结,并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观察体验,发现更多有用的工具。

师: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他们能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多很多的便利。在生活中,如果小朋友们能够认真观察,你会发现工具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四、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与父母一起寻找家里的工具,探究工具的具体使用方法。

活动二: 大班语言领域活动:厨房大世界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厨房里常见的工具。

2、能力目标:认真参观厨房,发现有不认识的工具能够有礼貌的提问。

3、情感目标:对厨房里的工具感兴趣,愿意讲述自己的观察发现。

活动三:大班手工活动《好玩的橡皮泥》

1.认知目标:了解橡皮泥的操作特点,知道橡皮泥可以用来制作多种手工作品。

2.能力目标:掌握大卡车的外形特征,并根据步骤图尝试用橡皮泥制作大卡车。

3.情感目标:喜欢参加手工活动,体验亲自动手制作玩具的乐趣。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