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试题题库(1570题)


一个小班的男孩在建构区用积木搭“大高楼”,但他把小积木放在下面,大块积木放上面,因此“大高楼”总也搭不高、“站不稳”。教师发现这种情况后,便坐到他身旁去,但没直接告诉他,而是拿一堆积木来搭“大高楼”,一边搭一边说:“我把大积木放在下面,小积木放在上面,这样我的‘大高楼’就搭得高了。”

请你用儿童游戏的指导策略分析材料中教师所采用的介入方式和介入的性质。



知识点:第五章 游戏活动指导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这位教师的指导行为是一种平行游戏指导方式。平行游戏策略,是指导教师接近幼儿,并与他们用相同的游戏材料一同玩一样的游戏,但教师不与幼儿相互交往,不参与幼儿游戏。这种指导策略往往用于结构游戏与表演游戏之中,效果较显著。

(2)这位教师的指导方式,作为介入幼儿游戏的策略,属于隐性指导,也是一种间接指导。这种指导,不直接参与和干预幼儿游戏的过程,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幼儿游戏的自主性体验。

(3)这位教师的指导也是一种正向的指导,即给予幼儿游戏进行支持和解决问题的暗示。而不是直接制止幼儿原来的不恰当游戏行为,教师通过这种平行游戏的指导,给幼儿做出了适宜的、有效的游戏行为的示范,试图启发幼儿,给予幼儿一种积极的暗示,可以引发幼儿的效仿和学习。

(4)教师指导行为的发起,是基于幼儿遇到问题即不能“搭高”和“搭稳”的时候,实际上也是把握住了介入的一个适宜时机。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