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张老师带着孩子做这个模仿游戏,很受欢迎。有一天孩子对张老师说:“老师,我不想跟你那样做,我想和你做得不一样!”老师说好,老师拍手,她跺脚,老师扮小花猫,她学大老虎。好多小朋友和老师说:“老师,我们也想做不一样的动作。”老师说好,游戏重新开始,孩子们做得特别认真。她想到了他们做了很多平时没有做过的动作。张老师发现规则改变后更吸引孩子注意力。孩子们的反应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发展了。
从儿童观角度,解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我赞同张老师的行为,因为张老师的行为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育人为本”的儿童观。首先,尊重儿童,保证儿童的权利,培养儿童的个性。张老师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关注到儿童个体对生活游戏的不同需求。当孩子对老师说想与老师做的不一样的时候,张老师并没有批评或者制止,而是配合儿童的需求,与儿童换角色扮演。这体现了张老师尊重儿童的人格,注重培养儿童的个性。用适当的活动游戏,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其次,平等对待儿童,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当一个儿童提出改变游戏规则,很多孩子都效仿时,张老师没有生气,而是欣然同意,这体现了张老师能够平等对待儿童,尊重儿童的人格。张老师促进儿童富有个性、自主的人格发展,实际上是为儿童一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张老师采取恰当的方法组织儿童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保证了儿童在愉快活动的同时,促进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最后,注重挖掘儿童的潜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游戏规则改变后,儿童的注意力也相应地改变了,孩子们做的特别认真,他们做了许多平时没有做过的动作。这使得儿童的反应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轻松的教学活动为儿童带来欢乐的同时,也使他们感受到关爱的存在,满足了儿童的全面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