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某寒冷地区大型水闸工程共18孔,每孔净宽10.0m,其中闸室为两孔一联,每联底板顺水流方向长与垂直水流方向宽均为22.7m,底板厚1.8m。交通桥采用预制“T”型梁板结构;检修桥为现浇板式结构,板厚0.35m。各部位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分别为:闸底板、闸墩、检修桥为C25,交通桥为C30;混凝土设计抗冻等级除闸墩F150外,其余均为F100。
施工中发生以下事件:
事件1:为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施工单位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采取对混凝土加强振捣与养护等措施。
事件2:为有效防止混凝土底板出现温度裂缝,施工单位采取了全过程的温度控制措施。
事件3:施工中,施工单位组织有关人员对11#闸墩出现的蜂窝、麻面等质量缺陷在工程质量缺陷备案表上进行填写,并报监理单位备案。作为竣工验收备查资料。工程质量缺陷备案表填写内容包括质量缺陷产生的部位、原因等。
事件4:为做好分部工程验收评定工作,施工单位对闸室段分部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C25混凝土取样55组,最小强度为23.5MPa,强度保证率为96%,离差系数为0.16。分部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向项目法人提交了分部工程验收申请报告,项目法人根据工程完成情况同意进行验收。
1.检修桥模板设计强度计算时,除模板和支架自重外还应考虑哪些基本荷载?该部位模板安装时起拱值的控制标准是多少,拆除时对混凝土强度有什么要求?
2.除事件1中给出的措施外,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还有哪些主要措施?简述事件2中混凝土全过程温度控制包括那些内容? 并列举出5条混凝土的养护方式。
3.指出事件3中质量缺陷备案做法的不妥之处,并加以改正;工程质量缺陷备案表除给出的填写内容外,还应填写哪些内容?
4.根据事件4中混凝土强度统计结果,确定闸室段分部C25混凝土时间抗压强度质量等级,并说明理由,该分部工程验收应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参考答案:↓
解析:
1、基本荷载还包括新浇混凝土重量、钢筋和预埋件重量、工作人员及浇筑设备及工具等荷载、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新浇筑混凝土的侧压力、新浇筑的混凝土的浮托力、混凝土拌合物入仓所产生的冲击荷载、混凝土与模板的摩阻力。
检修桥承重模板跨度大于4m,所以其设计起拱值通常取跨度的0.3%,
检修桥承重模板跨度大于8m,拆除时强度要求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2、提高混凝土抗冻性的主要措施还包括:提高混凝土密实性、减小水胶比、掺加外加剂。
全过程控制包括: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生产过程、混凝土运输和浇筑过程及浇筑后的温度。
混凝土养护可采用喷雾、旋喷洒水、表面流水、表面蓄水、花管喷淋、盖潮湿草袋、铺湿砂层或湿砂袋、涂刷养护剂、人工洒水等方式。
3.
不妥之处一:由施工单位组织填写不妥,
改正:应由监理单位填写。
不妥之处二:报监理单位备案不妥,
改正:应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
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应填写:对工程安全、使用功能和运行的影响,处理意见或不处理原因。
4.合格等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C25混凝土最小强度为23.5Mpa,大于0.90倍设计强度标准值,符合优良标准;强度保证率为96%大于95%,符合优良标准;离差系数为0.16大于0.14、小于0.18符合合格标准。所以该闸室段分部C25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质量等级为合格。
同一标号(或强度等级)混凝土试块28天龄期抗压强度的组数n≥30时,应符合下表要求。
分部工程应该具备的条件:所有单元工程已经完成;已完成单元工程施工质量经评定全部合格,有关质量缺陷已经处理完毕或有监理机构批准的处理意见;合同约定的其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