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某水库溢洪道加固工程,溢洪道加固时,在铺盖上游填筑土围堰断流施工,围堰断面如图所示。
随着汛期临近,堰前水位不断上升,某天突然发现堰后有大面积管涌群,施工单位为防止事故发生,及时就近挖取黏性土进行封堵,随后上游水位继续上涨,封堵失败,围堰决口,导致刚浇筑的溢洪道底板、下游消能防冲设施被冲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
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按照“四不放过原则”,组织有关单位制定处理方案,报监理机构批准后,对事故进行了处理,处理后不影响工程正常使用,对工程使用寿命影响不大。
(1)本工程事故发生前施工单位对管涌群采取的处理措施有何不妥?并简要说明本工程管涌的抢护原则和正确的抢护措施。
(2)根据《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工程质量事故一般分为哪几类?并指出本工程质量事故类别。
(3)根据质量事故类别,指出本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在方案制定的组织和报批程序方面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参考答案:↓
解析:
1.对管涌群挖取黏性土封堵不妥。
管涌的抢护原则为制止涌水带砂,而留有渗水出路。
正确的抢护措施是采用反滤层压盖。
2.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分为以下四类:一般质量事故,较大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特大质量事故。
本工程造成经济损失100万元,在30~100之间,属于较大质量事故。
3.不妥一:施工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制定处理方案不妥。
理由:应由项目法人组织有关单位制定处理方案。
不妥二: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对事故进行了处理不妥。
理由:应经上级主管部门审定后实施,报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或流域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