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某工业扩建机电安装工程采用电子方式招标投标。外省施工企业A决定参与投标,并在投标过程中做了如下工作:
(1)在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注册登记,在下载招标文件时被告知外省施工企业须提前报名、审核通过后方可参与投标。A企业补办报名手续后获得投标资格。
(2)在招标文件中要求投标人提交投标担保。
(3)针对招标文件规定本工程采用固定总价,施工中不发生任何签证及价格变更调整,为降低风险,施工企业A在投标文件编制前学习了有关地方性法律法规及政策,调研了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环境及资源条件,并参加招标单位组织的现场踏勘及标前答疑会,进一步了解施工条件及建设单位的资金情况。
(4)技术标编制过程中,A施工企业重点描述了施工组织、进度计划、施工装备配置等内容,并对招标文件中提出的评标重点之一:扩建工程与既有工程系统衔接的施工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突出了技术针对性。
(5)A施工企业完成投标文件的传输递交。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收到投标人送达的投标文件,即时向投标人发出确认回执通知,并妥善保存投标文件。
最终A施工企业中标,双方签订了合同,A企业进场施工。机电工程施工期间,由于当地人工费、材料费、机械租赁费上涨,施工成本大幅超支,工程实际亏损达300余万元。工程结算时A施工企业向建设单位提出索赔。
1.该省电子招标投标的注册登记、获取招标文件的过程是否存在不妥当管理行为?请说明理由。
2.招标文件中要求的投标担保可以采取哪几种方式缴纳?
3.分析施工企业A亏损的根本原因。针对施工企业A提出的索赔,建设单位会否予以补偿?
4.本工程采用电子招标投标,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哪几个平台?
参考答案:↓
解析:
参考答案
1.从电子招标投标交易平台获取招标文件的过程中,该省强行设置投标报名的前置条件限制外省施工企业A下载招标文件是不妥当的。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等八部委公布第20号令《电子招标投标办法》中明确规定:“除本办法和技术规范规定的注册登记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招标投标活动中设置注册登记、投标报名等前置条件限制潜在投标人下载资格预审文件或者招标文件”。2019年05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19〕41号)文件中,也要求系统梳理公共资源交易流程,取消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投标报名等事项。
2.投标担保可以采用投标保函或者投标保证金的方式,可使用银行保函、支票、银行汇票、现金等方式缴纳。
3.施工期间,由于当地人工费、材料费、机械租赁费上涨,施工成本大幅超支,最终造成工程亏损。该工程为固定总价合同,且不允许调价,因而施工企业A应在投标阶段对工程所在地人工、材料、机械租赁的价格进行详细的调研,并据此做出合理报价。本工程中施工企业A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对人、材、机价格未进行充分调研,没有充分估计相应风险。
由于本工程是固定总价合同,且规定施工过程中不发生任何签证和价格变更调整,故针对施工单位提出的索赔,建设单位不会予以赔偿。
4.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行政监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