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某井筒工程直径 6m,井深 780m。地质 报告显示在井深 620m 以后有三层含水层, 涌水量分别为 22m3/h、14m3/h、80m3/h。 施工组织设计考虑井深较深,选择了包括 5m3 吊桶、9 臂钻架等大型施工设备。对于井筒涌水,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写了“可以采 取工作面预注浆处理”和“视情况采取井壁 注浆”的措施。由于掘砌设备操作使用不顺 利,施工进度严重拖延。施工队根据 620m 前和第一、二层含水层的实际揭露地层涌水 远小于地质报告的情况,认为地质报告可能有误。为赶进度,施工队一直施工到第三含 水层仍按正常掘砌施工。结果,在放炮后虽 未有突水事故,但井壁岩石裂隙出现四处涌 水。施工队只得匆匆处理,并设法加快了井 壁砌筑工作。对于井壁可能出现涌水过大的 问题,期待井壁注浆来处理。最后,尽管业 主与施工单位为处理井壁又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但其质量仍不能满意。
1.分析施工组织设计的失误。
2.施工队施工中有哪些错误的做法? 存在哪些不妥的看法?
3.岩壁大量涌水对井壁混凝土施工质 量有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
解析:
本案例说明通常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
1.施工组织设计的失误主要有三点:
(1)立井机械化施工设备选择不妥。虽然井 筒比较深,但是断面不大。井内布置重型设 备有困难。施工过程中工人操作使用不顺 利,主要并非操作的问题,而是设备的选型 问题。
(2)对井筒涌水的处理没有落实具体措施。 虽然提出“可以采取工作面预注浆处理”, 但没有明确如何具体处理,没有充分考虑工 作面注浆的困难,而是错误地准备在工作面 注浆,效果不好时“采用井壁注浆”,对于 工作面注浆也没有准备,临到第三含水层时 仍未有提出具体的探水、注浆方案、措施, 特别是掘进到什么位置应该停止掘进,进行 探水作业。这也是注浆工作没有落实的一个 重要原因。
(3)重要一条是没有按规定进行探水,执行 “有疑必探”的规定;遇含水层且已经发现 水文报告的前两层含水层涌水情况与实际有 误,却不采取探水措施,反而主观地认为第 三层涌水会减少。这是严重的违章和失误。
2.施工队造成此质量事故的根本原因就是 没有按照规程施工。(1)没有执行“有疑必 探、先探后掘”的要求;(2)没有按规定实 施工作面预注浆等治水措施;(3)是为抢进度,当出现较大的涌水后仍没有采用专门的 治水措施,冒险强行通过。这就势必给施工 和工程质量造成隐患。 从本案例可看出,掌握地质条件,并根据地 质条件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是矿山工程保证 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地质条件有 疑问时,更要注意贯彻“有疑必探”的原则。 矿山工程质量的好坏和地质因素的影响,以 及和掌握地质条件的程度很有关系。 从本案例还可看出,这些错误的做法和认识 有关。对质量不够重视,为追求进度放弃质 量:为赶进度没有遵守“有疑必探”原则、 轻信经验而不相信勘探资料、不采取预注浆 措施,为赶进度,不认真采取处理井壁涌水 “堵、截、导”等措施。特别应注意的是,把 存在的质量问题推给后面的工序,势必导致 问题“越滚越大”,解决起来也越来越困难。
3.岩壁涌水过大,首先使操作人员处在恶 劣的施工环境下,就可能破坏正常施工程序 和正确的操作要求,影响包括掘进、立模、 井下搅拌、浇筑等工作;其次是岩壁涌水影 响混凝土的水灰比,也影响浇筑的井壁混凝 土质量,降低了强度、密实程度、抗渗性能 等重要性能。因此,采用“干打井”技术是 一个对进度、质量都有好处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