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某市政道路工程,线路总长度为26.42km。路面为沥青混凝土面层,基层为20cm厚的级配碎石基层。
施工前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当中明确了级配碎石基层雨期施工控制措施:①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②调整施工步序,集中力量分段施工。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时发现运至现场的基层材料有“梅花”“砂窝”现象。碾压过程控制碾压速度,碾压至轮迹不大于5mm,随后进行洒水保湿养护。
事件二:面层摊铺时,下面层采用平衡梁进行找平,上面层采用钢丝绳引导的方式进行找平。
事件三:碾压温度根据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种类、气温、风速、下卧层表面温度等结合经验确定。碾压时,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轮,施工单位在碾轮上涂刷柴油。
事件四:面层复压过程中,司机临时有事,中途停止碾压,1小时后回来继续碾压,被监理工程师发现,要求整改。
1.施工组织设计中级配碎石基层的雨期施工控制措施不充分,请补充。
2.事件一中基层材料出现“梅花”“砂窝”应如何处理?后续的碾压养护处理是否妥当,若不妥给出正确做法。
3.事件二中,应如何对上下面层进行找平?
4.指出事件三的不妥之处,并写出正确做法。
5.事件四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否正确,并写出原因。
参考答案:↓
解析:
1.级配碎石基层的雨期施工控制措施还应做到:
(1)做好防雨准备,在料场和搅拌站搭雨棚,或施工现场搭可移动的罩棚;
(2)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防排结合;并加强巡视,发现挡水,积水处及时疏通;
(3)下雨来不及完成时,要尽快碾压,防止雨水渗透;
(4)未碾压的料层受雨淋后应进行检测分析,按照配合比要求重新搅拌。
2.(1)基层材料出现离析现象时应及时翻拌均匀。
(2)不妥当。正确做法:级配碎石基层在碾压前和碾压中应先适量洒水,保持砂砾湿润。但碾压完成后不能洒水养护,应该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
3.上面层采用导梁或平衡梁控制进行找平,下面层采用钢丝绳或路缘石、平石控制高程与摊铺厚度。
4.(1)不妥之处:碾压温度根据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种类、气温、风速、下卧层表面温度等结合经验确定。
正确做法:碾压温度根据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种类、气温、压路机、层厚等因素经试压确定。
(2)不妥之处:“在碾轮上涂刷柴油”。
正确做法:严禁涂刷柴油,可涂刷隔离剂或者防粘结剂,也可以向碾轮喷淋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的雾状水。
5.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正确,复压应紧跟初压连续进行,不得随意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