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注册会计师《会计》考试试题(2481题)


甲公司为上市公司,其2×18年度的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19年4月20日。  
2×18年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于2×19年4月10日完成。ABC会计师事务所在2×19年4月10日之前对甲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对以下交易或事项提出质疑:  
(1)2×18年1月1日,甲公司为其100名管理人员每人授予20万份现金股票增值权,这些人员从2×18年1月1日起必须在该公司连续服务5年,即可自2×22年12月31日起根据甲公司股价的增长幅度获得现金,该增值权应在2×23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完毕。授予日每份现金股票增值权的公允价值为10万元。甲公司在2×18年1月1日即授予日没有进行账务处理。  
2×18年12月31日每份现金股票增值权的公允价值为12元。本年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甲公司,甲公司估计未来将有10名管理人员离开。假定税法规定相关成本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甲公司的处理如下: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发生额=(100-10-10)×20×10×1/5=3 200(万元)。  
借:管理费用             3 2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 2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800  
  贷:所得税费用             800  
(2)2×18年1月1日取得的某项无形资产(专利权,免征增值税),取得成本为2 000万元,取得该项无形资产后,根据各方面情况判断,甲公司无法合理预计其使用期限,将其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2×18年12月31日,对该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表明未发生减值。按照税法,对该项无形资产按照10年的期限摊销,摊销金额允许税前扣除。甲公司对其没有进行账务处理。  
(3)2×18年6月30日甲公司以5 000万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80%的股权,购买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 000万元(与账面价值相同)。合并前双方不存在任何关联方关系。假定将乙公司认定为一个资产组,2×18年12月31日乙公司按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3 500万元,乙公司可收回金额为4 000万元。甲公司未进行任何处理。  
(4)2×18年12月1日,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销售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向丙公司销售200件A产品,每件的销售价格为20万元。每件A产品的成本为15万元。同时合同约定甲公司应于2×19年4月30日以每件25万元的价格购回A产品。当日,甲公司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增值税额为520万元,款项已收存银行。至2×18年12月31日,A产品尚未发出。税法上对于售后回购一般作为两个环节处理即销售和购回分别处理。甲公司的会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4 52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2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 000  
  贷:库存商品              3 000  
其他资料:  
①甲公司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3%,所得税税率为25%;按照净利润10%提取盈余公积,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②不考虑增值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费。  
③假定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计在未来均能够转回。  
④不需要编制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结转分录。  
要求:  
(1)根据资料(l)判断甲公司在授予日的账务处理以及2×18年12月31日的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做出相应的更正分录。  
(2)根据资料(2)判断甲公司的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做出更正分录。  
(3)根据资料(3)判断甲公司的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4)根据资料(4)判断甲公司的处理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请做出更正分录。  
(答案中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知识点:第二十五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①甲公司在授予日的处理正确。现金结算股份支付,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在授予日不进行会计处理。
  ②甲公司在12月31日的会计处理不正确。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12元计算应确认成本费用的金额。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发生额=(100-10-10)×20×12×1/5=3 840(万元)。
  因此更正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管理费用      640
    贷:应付职工薪酬                 64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6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160
  (2)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会计上可以不进行摊销,每年末进行减值测试。但是税法是有规定使用寿命的,因此对于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不同。应当进行处理: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2 000(万元)。
  无形资产计税基础=2 000-2 000/10=1 800(万元)。
  资产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应当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即: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5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0
  (3)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甲公司取得乙公司80%的股权,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支付对价公允价值5 000万元大于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3 200万元(4 000×80%),形成企业合并商誉1 800万元。因此乙资产组是包含商誉的,甲公司应当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至少于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确认总减值金额。减值金额应当首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中的商誉价值。
  首先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3 500(万元),小于可收回金额4 000万元,.
  可辨认资产未发生减值;其次,包含完全商誉的资产组账面价值=3 500+(5 000-40 000×80%)/80%=5 750(万元);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为4 000万元,因此包含商誉的资产组应当确认减值准备的金额=5 750-4 000=1 750(万元)。
  合并报表中商誉减值金额=1 750×80%=1 400(万元)。相关分录如下: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资产减值损失     1 400
    贷:商誉减值准备                 1 4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3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350
  (4)甲公司的会计处理不正确。因为甲公司存在与客户的远期安排而负有回购义务,且回购价款大于原售价,因此应视为融资交易处理,将收到客户的价款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并将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在回购期间确认为利息费用。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4 000
    贷:其他应付款                  4 000
  借:库存商品                   3 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主营业务成本     3 0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财务费用        200[(200×25-200×20)/5]
    贷:其他应付款                   20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调整所得税费用       250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