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2×18年发生的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交易如下:
(1)3月1日,向其特定客户销售A产品50万件,总价款为1 500万元,产品成本为1 150万元。甲公司对该产品实行三包政策,18个月内如发现质量问题,可以向公司提出书面申请要求公司免费维修、调换,并可享受12个月无条件退货。甲公司预计将有90%的产品不会出现质量问题,2%的产品将发生较大的质量问题,8%的产品将发生较小的质量问题,发生较大质量问题的维修费用为销售额的15%,发生较小质量问题的维修费用为销售额的5%。该公司提供的上述质量保证服务属于法定质保,不构成单项履约义务。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质量保证相关的支出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并且销售退回实际发生时可以做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处理。甲公司同时预计该批商品的退货率为5%。
(2)6月30日,甲公司发生如下借款担保业务:B公司从银行借款500万元,期限3年,甲公司全额担保;C公司从银行借款300万元,期限为5年,甲公司为其本金提供70%的担保;截至2×18年12月31日上述公司还款情况如下:B公司的借款尚未到期,B公司能够按期归还利息,预期不存在不能还款的可能;C公司近期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很可能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税法规定,因债务担保发生的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
(3)8月20日,与D公司签订了一项销售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于2×19年1月5日向D公司销售一批M产品,销售价款为800万元,D公司需向甲公司预付货款200万元,如甲公司违约,将双倍返还预付定金。8月20日,甲公司收到该预付款项。由于原料价格上涨,导致该存货成本上升。至年末,M产品尚未完工,已发生成本700万元,预计还将发生成本180万元。税法规定,与亏损合同有关的损失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4)12月1日,董事会作出决议,将于2×19年1月1日开始撤销一个销售网点。该业务重组计划已经对外公告。对网点50名销售经理以上级别的职工采取两种方式:一是回总部进行转岗培训,二是办理离职。据统计,有40人选择转岗培训,公司预计将发生培训费150万元;另外10名选择离职,将支付其补偿金额共计100万元;对100名普通销售人员全部选择进行辞退,每人支付补偿金额2万元。因门店租赁合同撤销将支付违约金50万元。税法规定,与重组义务有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逐笔计算应确认的预计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做出相应的会计分录。(答案中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资料(1)应计提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1 500×(0×90%+2%×15%+8%×5%)=10.5(万元)。
因预计退货率应计提的预计负债=1 500×5%=75(万元)。
按照税法规定,与产品质量保证相关的支出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并且销售退回实际发生时可以做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处理。因此,此时形成了暂时性差异,应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即(10.5+75-57.5)×25%=7(万元),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销售费用 10.5
贷:预计负债 10.5
借:应收账款 1 5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 425(1 500×95%)
预计负债——应付退货款 75(1 500×5%)
借:主营业务成本 1 092.5
应收退货成本 57.5(1 150×5%)
贷:库存商品 1 15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
贷:所得税费用 7
资料(2),对C公司的担保很可能需要承担连带还款责任,需要确认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300×70%=210(万元)。
税法规定,因债务担保发生的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此时形成永久性差异,不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借:营业外支出 210
贷:预计负债 210
资料(3)待执行合同转变为亏损合同,首先判断是否选择执行合同。
执行合同损失=(700+180)-800=80(万元)。
不执行合同损失=违约金损失=200(万元)
因此,应选择执行合同。由于该产品已开始生产但尚未完工,需要对其在产品确认减值损失。
终端产品成本880万元大于可变现净值800万元,发生减值。
在产品成本=700(万元)。
可变现净值=800-180=620(万元)。
应计提减值金额=700-620=80(万元)。
税法规定,与亏损合同有关的损失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因此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80×25%=20(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80
贷:存货跌价准备 8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0
贷:所得税费用 20
资料(4)该重组计划中,应确认的预计负债总额=100+100×2+50=350(万元);其中记入“预计负债”科目的金额=50(万元);记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的金额=100+100×2=300(万元)。
税法规定,与重组义务有关的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因此需要确认递延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350×25%=87.5(万元)。
相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 350
贷:应付职工薪酬 300
预计负债 50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87.5
贷:所得税费用 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