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一级建造师《水利工程管理与实务》考试题库(759题)


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堤防加固项目的施工合同,主要内容为堤身加固和穿堤涵洞拆除重建。为保证项目按期完成,将堤身划分成2个区段组织流水施工,项目部拟定的初始施工进度计划如图所示(单位:d)。

在实施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项目部在审查初始的施工进度计划时,提出了优化方案,即按先“Ⅱ堤段”、后“Ⅰ堤段”顺序组织施工,其他工作逻辑关系不变,各项工作持续时间不变,新计划已获监理单位批准并按其组织施工。

事件二:由于设计变更,“Ⅱ段堤身填筑”(F工作)推迟5d完成。

事件三:质检时发现Ⅰ段砌石存在通缝、叠砌和浮塞现象,需返工处理,故推迟3d完成。

事件四:第225天末检查时,“Ⅱ段砌石护坡”(G工作)已累计完成40%工程量,“Ⅰ段堤身填筑”(C工作)已累计完成40%工程量,“穿堤涵洞”(K工作)已累计完成60%工程量。

1.指出堤防防汛抢险施工的抢护原则。
2.根据事件一,绘制新的施工网络计划图(工作名称用原计划中的字母代码表示),分别计算原计划与新计划的工期,确定新计划的关键线路(用工作代码表示)。
3.分别指出事件二、事件三的责任方,分析对工期的影响及可获得工期补偿的天数。
4.根据事件四,分别指出第225天末G、C、K工作已完成多少天工程量,及其对工期有何影响。(假定各工作匀速施工)
5.穿堤涵洞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温度控制,其中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温度控制中涉及降低混凝土出机口温度措施,指出出机口温度的具体含义以及降低混凝土出机口温度的具体措施?



知识点:第一部分第六章 混凝土坝工程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堤防防汛抢险施工的抢护原则:前堵后导、强身固脚、减载平压、缓流消浪。

2.根据事件一,绘制新的施工网络计划图如图所示。

(2)原计划工期为:20+5+120+142+110+60=457(天)。

新计划工期:20+8+142+120+90+60=440(天)。

(3)新计划的关键线路为:A→E→F→C→D→H。

3.(1)事件二中,由于设计变更导致的工期延误,责任方为发包人,由于F工作是关键工作,会影响工期5天,因此可获得5天的工期补偿。

(2)事件三是施工质量问题,责任方为承包人,会影响工期3天,不能获得工期补偿。

4.根据事件四,对第225天末G、C、K工作已完成工程量及其对工期的影响具体分析如下:

(1)G工作

第225天末检查时,G工作完成了110×40%=44天的工程量。按计划进行,第225天末时,G工作应完成225-170=55天的工程量;故拖期55-44=11天;且G工作为非关键工作,总时差为10天,故会使工期延误1天。

(2)C工作

第225天末检查时,C工作完成了120×40%=48天的工程量。按计划进行,第225天末时,C工作应完成55天的工程量;故拖期55-48=7天;且C工作为关键工作,故会使工期延误7天。

(3)K工作

第225天末检查时,K工作完成了120×60%=72天的工程量。K工作最早开始时间为20天,按计划进行,第225天末时,K工作应完成225-20=205天的工程量;故拖期205-72=133天;且K工作为非关键工作,总时差为240天,故不影响工期。

5.(1)出机口温度是指在拌合设施出料口测得的混凝土拌合物深3-5cm处的温度;

(2)降低混凝土出机口温度的具体措施:①常态混凝土的粗集料可采用风冷、浸水、喷淋冷水等预冷措施,碾压混凝土的粗集料宜采用风冷措施。②拌合楼宜采用加冰、加制冷水拌合混凝土。


进入考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