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某施工单位承接了某二级公路E3标段(K15 +000 ~K48 +000)路基工程施工。由于该标段工程量较大,工期紧张,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尤其重视,要求项目总工对质量控制负总责,对技术文件、报告、报表进行全面深入审核与分析,并采取测量、试验、分析、监督等各种方法对现场质量进行检査控制。施工单位确定的土方路基施工中常见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如下:
(1)施工放样与断面测量;(2)路基原地面处理,并认真整平压实;(3)使用适宜材料,保证原材料合格,正确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施工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填筑路堤时,正值雨期。为防止雨水冲刷路堤,保证填筑质量,项目部采取了以下措施:(1)在填筑路堤前,应在填方坡脚以外挖掘排水沟。(2)选用黏性土作为填料。(3)路堤分层填筑。每一层表面,应做成1% ~2%的双向横坡。当天填筑土层,在第二天早晨碾压。
事件二 : K15 +200~K15 +900为土质路堑,平均挖方深度约10m,最大挖深15m,路段土质为细粒土,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堑开挖时,先沿路线纵向挖出一条通道,再横向进行挖掘。
1. 指出背景中项目经理的错误做法,并改正。
2. 除了上述方法外,现场质量检查控制的方法还有哪些?
3. 背景中设置的路基质量控制关键点是否完整?如不完整请补充。
4. 事件一中,项目部雨期填筑路堤方法有哪些错误?写出正确做法。
5. 事件二中,施工单位进行路堑开挖采用的是什么方法?该方法是否恰当?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1. 错误之处:要求项目总工对质量控制负总责错误。正确做法:应为项目经理负总责。
2. 现场质量检查控制的方法还有:观察、记录、总结改进。
3. 不完整。应补充:每层的松铺厚度,横坡;分层压实,控制填土的含水量,确保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4. (1)错误之处:选用黏性土作为填料。正确做法:应选用透水性好的碎(卵)石土、砂砾、石方碎渣和砂类土作为填料。
(2)错误之处:每一层表面,应做成1%~2%的双向横坡。正确做法:做成2%~4%的双向横坡。
(3)错误之处:当天填筑土层,在第二天早晨碾压。正确做法:当天填筑的土层,当天或雨前完成压实。
5. 施工单位路堑开挖方法的名称是混合式挖掘法。采用这种方法是恰当的。理由:混合式挖掘法适用于路线纵向长度和挖深都很大的路堑开挖。
【名师点拨】此题考查的知识点均为常考知识点,路基的质量控制关键点需理解掌握,同时结合路基的实测项目进行记忆。雨期填筑路堤施工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细节内容的考查,需准确掌握。答题按照要求进行,先指出错误之处,再写出正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