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进入题库练习及模拟考试
2006年4月11日23时20分,F钢铁公司转炉停炉检修结束后,该厂设 备作业长指挥测试氧枪,不到2 min的时间,约1685m³氧气从氧枪喷出后被 吸入烟道排除,飘移近3000m到达烟道风机处。23时30分,检修烟道风机的 1名钳工衣服被溅上气焊火花,全身工作服迅速燃烧,配合该钳工作业的工人 随即用灭火器向其身上喷洒干粉。火被扑灭后,将其拽出风机并送往医院。因大面积烧伤,经抢救无效,该钳工于4月12日2时50分死亡。
原因分析:①标准状况下空气及氧气的密度分别为1 . 295g/L、1 . 429g/L。 由于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氧气团在微风气象条件下,不易与大气均匀混合,沿地面飘移300m后,使该钳工处于氧气团包围之中。②处于氧气团的作业钳工的工作服属于可燃物质,遇到高温气焊火花点燃,即猛烈燃烧,将钳工严重烧伤致死。
针对该企业现状,提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建议如下: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完善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完善现场操作规程)。
(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能力。 (4)完善应急救援预案,加强演练。 (5)配备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6)交叉作业的场所,不得随意释放大量的从氧气至大气中。 (7)富氧条件下作业,作业人员则不得进行电焊、气焊、气割等明火作业。 (8)富氧条件下作业,不得使用发生火花的工具(普通钢质扳手、锤子 等)。 (9)特别注意微风天气条件下氧气泄漏状况下的作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