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题

【背景资料】

某新建医院工程,地下2层,地上8-16层,总建筑面积11.8万㎡,基坑深度9.8m,沉管灌注桩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

施工单位在桩基础专项施工方案中,根据工程所在地含水量较小的土质特点,确定沉管灌注桩选用单打法成桩工艺,其成桩过程桩机就位,锤击(振动)沉管,上料等工作内容。

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确定了包括环境温度、底板表面与大气温差等多项温度控制指标;明确了温控监测点布置方式,要求沿底板厚度方向测温点间距不大于500㎜。

施工作业班组在一层梁、板混凝土强度未达到拆模标准(见表3)情况下,进行了部分模板拆除;拆模后,发现梁底表面出现了夹渣、麻面等质量缺陷。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整改。











表3 底模及支架拆除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装饰工程施工前,项目部按照图纸“三交底”的施工准备工作要求,安排工长向班组长进行了图纸、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交底;施工中,认真执行包括工序交接检查等内容的“三检制”,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问题】

1.沉管灌注施工除单打法外,还有哪些方法?成桩过程还有哪些内容?

2.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指标还有哪些?沿底板厚度方向的测温点应布置在什么位置?

3.混凝土容易出现哪些表面缺陷?写出表3中A\B\C处要求的数值。











4.装饰工程图纸“三交底”是什么?(如:工长向班组长交底)?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三检制”指什么?



参考答案:见解析


解析:

【参考解析】

1.(1)沉管灌注桩施工方法还有复打法或反插法。

成桩过程还有:边锤击(振动)边拔管,并继续浇筑混凝土→下钢筋笼,继续浇筑混凝土及拔管→成桩。

2.(1)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指标还有入模温度、温升值、混凝土浇筑体降温速率等。

(2)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应至少布置表层、底层和中心温度测点,测点间距不宜大于500mm。

3.(1)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露筋、蜂窝、孔洞等缺陷。

(2)A:50;B:75;C:100

4.(1)三交底:施工主管向施工工长做详细的图纸工艺要求、质量要求交底;工序开始前工长向班组长做详尽的图纸、施工方法、质量标准交底;作业开始前班长向班组成员做具体的操作方法、工具使用、质量要求的详细交底,务求每位施工工人对其作业的工程项目了然于胸。

(2)三检制:施工人员应认真做好质量自检、互检及工序交接检查,做好记录,记录数据要做到真实、全面、及时。


知识点:2022年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级建造师《建筑工程管理与实务》历史真题

进入练习


App下载

手机扫一扫APP下载


苹果手机:在App Store搜索'可可试卷'下载


安卓手机:可点击本地下载